Skip to content

硬盘选购

NAS-硬盘选购

image-20241211105212950

买回来的NAS大多数是不搭配硬盘的,你得自行挑选和购买合适的硬盘安装进去,而硬盘才是NAS系统掏空你钱包的罪魁祸首!😂

目录

[toc]

我的存储需求

我现在有如下需求:

希望有一个大容量存储解决方案的最佳实践。

用途:

  • 存放的数据是很多个视频、照片等,不允许数据损坏或丢失;
  • 希望容量是4-10t等,允许扩展存储空间;
  • 我的数据一般是冷备,不经常使用的;

存储何种数据

  • 私密数据(视频)
  • 照片(生活照、摄影照、家庭照等)
  • 音乐
  • 笔记数据

我想知道机械盘和固态盘的区别?

对于我的大容量存储方案最佳实践,是该选择机械盘呢还是固态盘?


大容量存储解决方案:

  • 多个移动固态硬盘/多个移动机械硬盘

  • 硬盘柜

    • raid1/raid5/raid10
  • 云盘

在硬盘挑选上踩过的坑

  • 闲置硬盘随便拿来就往NAS里塞
  • NAS专用硬盘太贵,买个大品牌的照样也能上
  • 贪图便宜,在非官方渠道购买专用硬盘

踩坑的后果就是:NAS像炒豆子一般运行起来(特别是夜深人静的夜晚尤为明显),引起家里老人的投诉;闲置硬盘和贪图便宜购入的非正规专用硬盘先后出现坏道问题,直至最后罢工……

还好硬盘是一次只坏一个,加上组了raid,万幸之后购买新硬盘组装还能把数据恢复回来!

如今遍览网友的评论,也不乏像小编当初以身试坑之人👇,甚至还有购买矿渣盘的冒险之举:

ee20fc5684bfda113afbd8b25cdd42c1

05ebad6432d8bc68bcfd3fb0ba3b4696

对此,小编只能感叹网友们的艺高人胆大啊!

c9d7c2a986f678f1ec3651b605e94d17

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 trinity)是指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获得三个方面的目标。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

——百度百科

同样的,在NAS硬盘挑选的问题上,我们同样面临着权衡取舍的问题:

  • 数据备份安全性
  • NAS系统功能的完备性
  • NAS系统的性价比

……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我们无法做到既要……又要……还要……,而只能尽量做到既要……又要……舍弃……

在未踩过坑前,小编就如评论区的网友一样,存在侥幸心理(赌硬盘不会说坏就坏),未曾领悟数据无价(数据丢失就丢失呗),失后价值方显定律!

失后价值方显定律:事物往往在失去之后方显现其价值所在!

——Jason的自我救赎

在经历了短时间内的2次硬盘罢工,在收到NAS管理软件发来的停止运作的消息的时候,心里总是面部了会“咯噔”一下:这一次会不会真的出事了?试想当你急需调用一份过去存档的文件,而它恰好就存储在一个刚刚报废的硬盘里,你会做何感想?连续经历了2次的数据失而复得,小编“大彻大悟”——数据无价,诚不我欺!

挑选NAS硬盘的避坑建议

综上所述,从笔者的踩坑经验中总结:

专业的事情还得交给专业人士操办!NAS的坑位还是交给NAS专用硬盘去占吧!

**值友们或许对此意见不合,这是小编在考虑数据安全、运行噪音&性价比的综合考量下的建议!许多网友会选择各个品牌的企业盘作为NAS硬盘,但听闻企业盘的噪音之高会令人发指……**🤣

9f40a56e03e4b8a00bba5e7a338c1c7e

挑选NAS硬盘的避坑建议:

1. 选择专用NAS硬盘

首先,笔者仍然建议选择专门为NAS设计的硬盘。这些硬盘具有以下特点:

  • 适合24小时不间断运行
  • 噪音低,不会影响家庭环境
  • 性能稳定,可靠性高

常见的NAS专用硬盘品牌和系列包括:

  • 西部数据(WD)红盘系列
  • 希捷(Seagate)酷狼系列
  • 东芝N300系列

2. 考虑硬盘容量

选择硬盘容量时,建议从以下几点考虑:

  • 建议从4TB起步,为未来数据增长留有余地
  • 根据个人需求和预算,尽量选择更大容量的硬盘

3. 了解硬盘类型

NAS硬盘主要有两种类型:

  • CMR(垂直磁记录)硬盘:适合频繁读写的NAS使用场景
  • SMR(叠瓦式记录)硬盘:更适合存储不经常变动的数据,价格相对较低

对于大多数家庭和小型办公室NAS使用场景,建议选择CMR硬盘。

4. 考虑RAID配置

RAID配置会影响您需要的硬盘数量和可用存储空间。常见的RAID级别包括:

  • RAID 0:提高性能,但没有数据冗余
  • RAID 1:提供数据镜像,但可用空间减半
  • RAID 5:平衡了性能和数据冗余,但至少需要3个硬盘位

根据您的NAS盘位数和数据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RAID级别。

5. 预算考虑

硬盘通常是NAS总成本的大头,需要在NAS主机和硬盘之间权衡预算。建议:

  • 对于入门级用户,可以考虑从双盘位NAS开始,配备两块NAS专用硬盘
  • 如果预算允许,可以选择容量更大的硬盘或更多盘位的NAS,为将来扩展留有余地

NAS硬盘推荐

1、西部数据红盘PLUS&Pro系列

2024年12月11日记录

5b253f4657833053d6e2dd30d120272a

西部数据红盘PLUS与Pro系列的主要差异体现在转速、容量、缓存、质保和技术特性上。红盘PLUS采用5400RPM,最大容量14TB,缓存128MB至256MB,提供三年质保,适合家庭和中小企业。而红盘Pro转速提升至7200RPM,最大容量可达22TB,缓存为512MB,并享有五年质保,专为商业和企业用户设计,具备更强的性能和可靠性。两者均支持CMR技术,但Pro系列在传感器和保护技术上更为先进,确保数据安全。

2、希捷酷狼&酷狼Pro系列

2024年12月11日记录

add40432ddb1ba891871d19bc37e31d5

希捷酷狼与酷狼Pro的区别主要在于性能、容量、技术特性和质保期限。两者均具备7200RPM的转速,但酷狼Pro通过AgileArray技术和高级传感器,实现了更高效的性能和可靠性,适合长时间高负荷工作。在容量方面,酷狼最大为12TB,而酷狼Pro可达22TB,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技术上,两者都支持CMR技术,酷狼Pro则额外提供数据恢复服务。最后,酷狼提供三年质保,酷狼Pro则延长至五年,增加了两年的数据恢复服务,更适合对数据安全和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用户。

3、东芝N300系列

2024年12月11日记录

082e48d830fb2518a0fe4e3ff0c9d45a

东芝N300系列是专为NAS设计的机械硬盘,提供2TB至22TB的容量选择,采用CMR技术和512MB缓存,支持7200RPM转速,具备高耐用性和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100万小时,每年180TBW的寿命,并提供三年质保。该系列特别适合个人和中小企业,能够满足稳定、可靠的存储需求,且具有良好的性价比。N300系列成熟的技术和稳定的架构确保了产品的易用性和稳定性,是NAS存储领域的理想选择。

问题:到底选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

image-20241129182713034

image-20241129154218704

大家在选择硬盘的时候,是不是常常纠结到底选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 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头疼的问题。

外观

HDD:

image-20241129194427784

ssd:

image-20241129194508271

优缺点

HDD:

image-20241129194934118

🧨 机械硬盘(HDD)

优点

  • 成本效益:HDD通常比SSD更便宜,尤其是在大容量(如4TB或更高)时。
  • 大容量:HDD在大容量存储方面具有价格优势,非常适合存储大量数据。

缺点

  • 速度较慢:相比SSD,HDD的读写速度较慢。
  • 物理磨损:由于内部有机械部件,HDD更容易受到物理损坏。
  • 功耗和噪音:HDD通常消耗更多电力并产生更多噪音。

SSD:

image-20241129195001103

🧨 固态硬盘(SSD)

优点

  • 快速读写:SSD的速度远快于HDD,适合需要快速访问数据的应用。
  • 更高的耐用性:没有机械部件,SSD更不容易受物理损坏。
  • 低功耗和无噪音:SSD通常功耗较低并且无噪音。

缺点

  • 成本高:SSD的每TB成本高于HDD,尤其是在大容量时。
  • 容量限制:在相同预算下,SSD通常提供的存储容量较小。

性能对比:速度与容量的较量

在选择适合自己的硬盘时,性能往往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我们将通过以下两方面进行深入对比: 1️⃣速度比拼 HDD vs. SSD:HDD(机械硬盘)通常以转速5400 RPM 或 7200 RPM)来衡量其读写速度,而SSD(固态硬盘)则以MB/s为单位。SSD的读写速度可达几千MB/s,相比之下,HDD的速度通常在100-200MB/s之间。结论:对于需要快速加载程序和操作系统的用户,SSD是明显的优选。 2️⃣容量效率 HDD通常提供更高的存储容量,常见的有1TB、2TB甚至更大,适合存储大量数据,如视频文件、大型游戏等。 SSD虽然价格较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容量SSD(如2TB、4TB)开始进入市场。 结论:如果你需要大量存储空间而预算有限,HDD是更合适的选择;如果对速度有更高需求且预算充足,SSD则更值得投资。

应用场景向:谁是硬盘的最佳用户?

1️⃣游戏玩家必选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SSD能够显著缩短游戏加载时间,提供更流畅的游戏体验。多款现代游戏推荐使用SSD来运行,以避免因为读取速度慢而导致的延迟。 2️⃣创意工作者必选 摄影师、视频编辑和设计师等创意工作者需要存储和处理大量高分辨率文件,SSD不仅加快了文件的读取和保存速度,还能提升工作效率。 3️⃣办公达人福音 在办公室环境中,使用SSD可以提高电脑的开机速度和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使得日常工作更加高效。

技术科普向:了解硬盘工作原理

硬盘工作原理轻松懂 HDD利用磁性材料存储数据,通过旋转的盘片和磁头进行读写操作;相对而言,SSD则使用闪存芯片,无机械部件,更加耐用和快速

硬盘接口与兼容性 常见的硬盘接口包括SATA、NVMe和M.2。SATA适用于大多数HDD和SSD,而NVMe和M.2则是针对高速SSD的接口,具有更高的读写速度。

性价比分析向:不同预算的最佳选择

预算500元以下 推荐选择容量较大的HDD,例如1TB或2TB的机械硬盘,适合存储大量文件。

预算500-1500元 可以选择中等容量的SSD(如500GB或1TB),此时SSD的性价比开始显现,适合需要速度和存储的用户。

预算1500元以上 高端SSD(如2TB NVMe SSD)适合对性能有极高要求的用户,如专业游戏玩家或视频编辑。

长期成本考虑 虽然SSD前期投入较大,但其**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故障率**,长远来看可以节省时间和维护成本。

SSD M.2接口的不同规格

image-20241129182118189

image-20241129181838924

image-20241129181944747

挑选固态硬盘还需要注意哪些?

image-20241129182146637

image-20241129182427157

结论

  • 如果你追求极致的性能,比如玩大型游戏,进行专业的视频编辑等,需要快速的数据处理,那固态硬盘是个不错的选择;
  • 如果你是摄影师或者对硬盘容量有很大的需求,对读取速度要求不那么迫切,那就选机械硬盘

总之,选择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要根据你具体用途预算和对性能的要求来决定。

但是如果数据很重要的话,还是优先选择机械硬盘,然后多备份!! 因为机械硬盘的数据丢失了,是有很大的概率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恢复的!!

image-20241129195040880

🧨 选择建议

根据你的需求,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选择HDD作为主要存储

    • 由于你的数据是冷备份,不经常使用,HDD是一个更具成本效益的选择。HDD更适合存储大量不常访问的数据。
  2. 扩展性考虑

    • 可以选择支持扩展的外接硬盘柜(DAS)网络附加存储(NAS),以便将来能够轻松增加存储容量。
  3. 混合方案

    • 如果预算允许,考虑使用SSD来存储需要快速访问的小部分关键数据,同时将大部分冷存数据存储在HDD上。
  4. 数据保护措施

    • 实施RAID配置(如RAID 5或RAID 6)以提供数据冗余,防止单个硬盘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
    •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到离线介质或云存储服务,以增加数据安全性。
  5. 环境考虑

    • 确保存储设备放置在环境稳定的地方,避免极端温度和湿度,以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

综合考虑你的用途和预算,HDD作为主要存储介质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同时辅以RAID和定期备份可以有效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问题:几盘位的NAS是才最佳选择?

背景

最近很多朋友私信我,说他想要入手一台NAS,应该选几盘位的比较合适?好,那今天就针对这个话题我们展开说一下,几盘位的NAS才是最佳选择呢?

image-20241215103340339

原则上说,盘位越多,接口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后续的可扩展性就越好,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功耗。因为NAS一般采用低功耗的CPU,所以建议大家24小时开机,这样才能发挥NAS的真正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随意下载我想要的文件、资料、电影等!随时随地实时访问自己需要的文件资料,这才有私有云的感觉!但24小时开机功耗,不是CPU决定的,因为CPU的功耗一般都在6-30瓦左右,而待机功耗一般都保持在5-10瓦左右,差距不大

但硬盘的多少和接口的多少直接影响了NAS的功耗,每一个接口每一项功能只要开了机都会持续供电,这样就增加了NAS的功耗,原则上越小的主板,功耗会越低,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自组的nas都会选择ITX主板,而很少人会选择MTX主板,只是一块主板的功耗就能相差20-30瓦。

一块3.5寸的机械硬盘的功耗大约在6-10瓦不等,理论上来说,硬盘容量越大,功耗就会越大,所以我们插2块盘的功耗和插8块盘的功耗差距很大,这也是影响NAS功耗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如果一个双盘位待机功耗只有20多瓦,一天的电费也就2毛钱左右,而一个8盘位的nas主机待机功耗100瓦,一天的电费1元,这样一个月下来的费用也得差20-30元,一年下来就差300元左右,实际可能比这个还要高!

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现在一块8T的机械硬盘的价格差不多在500元左右,8块硬盘跟2块硬盘差3000元,这又是一项很大的开支!

image-20241215103832925

结论

所以家用对数据存储量不是很大,看看电影,存存照片,把自己重要的文件备份一下,双盘位的NAS真的就够用了,上两块12T机械硬盘,怕数据不安全组一个raid1,这样也可以保证数据万无一失!

当然有能力的话上一个四盘位,放3-4块盘组一个raid5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当然要是4K电影发烧友,那必须6盘位起步,准备6块24T的机械硬盘,把喜欢的电影都一一存下来!

总结一下,入手几盘的NAS?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家用的话双盘位是最佳选择,四盘位是其次选择,而对容量有一定要求的来说,那就根据需求来决定自己入手几盘位!

HDD品牌推荐

西数红盘 Plus

硬盘有几种,移动硬盘,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如果你原来有硬盘,那你可以直接用。

如果是新购买,一般来说,做 NAS 就是想要大容量,所以一般是买机械硬盘,机械硬盘一般买 4T 及以上,性价比最高。4T 以下更建议买固态硬盘。

我是买的 3.5 寸的 西数红盘 Plus[4] 4T 版本,我买的 720 左右。

image-20240531151007544

SSD品牌推荐

image-20241129182043109

揭秘数据存储:哪种方式最靠谱?保存年限大揭秘!😂

背景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小编我又来啦,今天咱们要聊的是一个关乎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课题——如何为我们的数据找个靠谱的“家”。想想看,手机里那一张张记录着孩子成长的瞬间、电脑里那份份代表着辛勤工作的文档、还有那些承载着家庭温馨回忆的视频,它们都急需一个安全稳固的存储空间。

就我个人来说,有一次去海边度假,拍下了无数美丽的日出和夕阳,结果因为没有及时将照片备份到云端,手机不幸在沙滩上丢失,那些珍贵的回忆差点就永远找不回来了。还有,我的同事小王,他因为电脑硬盘突然“罢工”,导致半年的市场调研数据化为乌有,那场景,真是让人心疼不已。

那么,在这个数据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时代,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方式显得尤为关键。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不同存储方式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各自的理论年限,并给出一些实用的选择建议。我们常用的硬盘、U盘、光盘、云存储等等,它们各自的“保质期”是多久呢?今天,小编就要带大家一起深入了解一下:

一、数据存储方式大揭秘

1. 硬盘(HDD)

image-20241213111338649

  • 优点:

    • 性价比高:

      相比其他存储设备,HDD提供了相对较大的存储空间,价格却相对亲民。

    • 容量大:

      目前市场上HDD的容量可以达到数TB,满足大量数据存储需求。

    • 技术成熟:

      HDD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兼容性和可靠性都有很好的保障。

  • 缺点:

    • 怕震动:

      HDD的机械结构使其在运行时对震动非常敏感,震动可能导致数据损坏。

    • 速度相对较慢:

      相比SSD,HDD的读写速度较慢,影响数据存取效率。

  • 理论年限:5-10年。这个年限受使用频率、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适当的环境和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2. 固态硬盘(SSD)

image-20241213111401253

  • 优点:

    • 速度快:

      SSD的读写速度远超HDD,能显著提升系统响应和数据传输速度。

    • 抗震性强:

      由于没有机械运动部件,SSD对震动不敏感,更耐用。

    • 功耗低:

      SSD的功耗相比HDD更低,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

  • 缺点:

    • 价格较高:

      SSD的单位存储成本高于HDD。

    • 容量相对较小:

      虽然SSD容量在不断增加,但相比HDD,仍有一定差距。

  • 理论年限:10-20年。SSD的寿命主要受写入次数限制,但良好的使用和维护可以延长其寿命。ssd的存储原理注定其数据恢复难度非常大,而且存在断电丢数据的情况,建议一定买正品全新产品。

    image-20241213111423495

3. U盘/移动硬盘

image-20241213111434234

  • 优点:

    • 便携性强:

      小巧轻便,易于携带。

    • 即插即用:

      无需复杂安装,兼容性广泛。

  • 缺点:

    • 易丢失:

      小巧的体积也意味着更容易遗失。

    • 接口容易损坏:

      频繁插拔可能导致接口损坏。

  • 理论年限:5-10年。频繁使用和不良的存储环境可能会缩短其寿命。

4. 磁带

image-20241213111447499

  • 优点:

    • 存储容量大:

      单个磁带可以存储数TB的数据。

    • 成本低:

      磁带的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大量数据备份。

    • 适合长期保存:

      磁带存储适合长期不经常访问的数据。

  • 缺点:

    • 读取速度慢:

      磁带的读取速度远不如硬盘和SSD。

    • 操作相对复杂:

      磁带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比硬盘更为复杂。

  • 理论年限:30-50年,高质量的档案级磁带可达100年以上。磁带的寿命受存储环境和保养状况影响较大。

5. 光盘(CD/DVD/BD)

image-20241213111508147

  • 优点:

    • 存储容量适中:

      根据类型不同,光盘的存储容量从几百MB到100GB不等。

    • 便于携带:

      光盘轻便,易于携带和分发。

  • 缺点:

    • 易受划痕、紫外线影响:

      光盘表面一旦受损,数据可能无法读取。

    • 存储环境要求较高:

      需要避免高温、高湿和直射阳光。

  • 理论年限:5-20年,档案级光盘可达100年。普通光盘的寿命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6. 云存储

image-20241213111519848

  • 优点:

    • 随时随地访问:

      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访问存储在云上的数据。

    • 数据共享方便:

      云存储服务通常提供简单易用的数据共享功能。

  • 缺点:

    • 依赖网络:

      没有网络连接时,无法访问云存储中的数据。

    • 存在安全隐患:

      数据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上,可能存在数据泄露的风险。

  • 理论年限:视服务商维护情况而定,理论上可无限延长。云服务的可靠性取决于服务商的技术支持和业务持续性。

7. 网络附加存储(NAS)

image-20241213111532523

  • 优点:

    • 数据保护:

      NAS通常配备RAID阵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数据,即使一个或多个硬盘发生故障,数据也不会丢失。

    • 易于访问:

      NAS设备连接到网络,允许用户从多个设备上访问数据。

    • 扩展性强:

      大多数NAS设备支持扩展,可以增加更多硬盘来提升存储容量。

    • 多功能性:

      许多NAS设备提供额外功能,如多媒体服务器、远程备份、云同步等。

  • 缺点:

    • 成本较高:

      相比单一硬盘或移动存储设备,NAS的初始成本较高。

    • 需要专业知识:

      设置和维护NAS可能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

  • 理论年限:5-10年,与HDD类似,但实际使用寿命取决于硬盘的质量、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RAID配置可以延长数据的安全性,但不一定延长硬件寿命。在选择数据存储方式时,考虑NAS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需要在家中或小型办公环境中实现数据集中管理和保护的用户。NAS结合了硬盘的存储能力和网络访问的便利性,提供了灵活、可靠的存储解决方案。不过,正如所有存储设备一样,NAS也需要适当的维护和定期的数据备份,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

二、数据存储理论年限一览表

存储方式理论年限
硬盘(HDD)5-10年
固态硬盘(SSD)10-20年
U盘/移动硬盘5-10年
磁带30-50年(档案级磁带可达100年)
光盘(CD/DVD/BD)5-20年(档案级光盘可达100年)
云存储理论上可无限延长

三、数据存储建议

image-20241213112028043

  1. 根据数据类型和重要性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

    • 文本和文档数据:

      对于这类数据,通常使用硬盘(HDD或SSD)或云存储就足够了。SSD因为其快速读写性能,更适合频繁访问的数据。

    • 多媒体数据(图片、视频):

      这类数据占用空间大,可以考虑使用NAS装配大容量HDD或者云存储服务,尤其是那些提供大文件存储和分享的服务。

    • 重要档案和备份:

      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磁带和档案级光盘是更好的选择,因为它们的设计就是为了长期存储。其实,NAS和云存储配合使用,并经常检查数据完整性,已经可以满足一般人的需求,因为,你可以设置nas后台任务,自动帮你完成与网盘和电脑之间的同步。注意,在选择云存储时,一定要多地备份,预防网盘公司突然停止服务。

    • 敏感和机密数据:

      应该使用加密存储,无论是以上提到的任何一种存储介质都应该使用加密选项。

      image-20241213112242040

  2. 定期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 设置自动备份计划:

      使用自动备份软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如每天、每周)自动备份数据。

    • 3-2-1备份规则:

      至少保留三份数据副本,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存储介质上,其中一份放在异地,以防自然灾害或其他意外事件。电脑、NAS、网盘,这三个配合就是绝佳的321备份策略。

  3. 注意存储环境,避免高温、潮湿、磁场等影响:

    • 温度控制:

      存储设备的理想温度应该在10°C至25°C之间,避免高温导致的设备故障。

    • 湿度控制:

      保持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的腐蚀或霉变。

    • 远离磁场:

      硬盘、磁带等磁性存储介质应远离强磁场,如扬声器、变压器等。

      image-20241213112324059

  4. 对于重要数据,采用多种存储方式相结合:

    • 本地与远程结合:

      除了本地硬盘备份,还应该使用云存储作为远程备份。

    • 不同介质备份:

      结合使用HDD、SSD、磁带和光盘等多种存储介质,以增加数据的安全性。

  5. 关注新技术,适时更新存储设备:

    • 跟踪技术发展:

      关注存储技术的发展,如新的SSD技术、更高效的磁带存储等。

    • 定期更新设备:

      根据技术更新周期和个人需求,定期更换老化的存储设备,以确保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效率。

四、科普数据安全保存相关知识

image-20241213112345828

1. 数据备份

  • 多重备份策略:

    • 本地备份:

      在外部硬盘、固态硬盘或NAS(网络附加存储)上创建数据副本。

    • 远程备份:

      使用云存储服务进行备份,确保即使本地发生灾难,数据也能从远程恢复。

    • 定期备份:

      设定自动备份计划,比如每天、每周或每月,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来决定。

    • 版本控制:

      保持多个版本的数据备份,以便在需要时可以恢复到特定时间点的数据。

  • 备份验证:

    • 定期检查备份的完整性,确保备份数据可读且未被损坏。
    • 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测试,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恢复数据。

2. 数据加密

  • 加密类型:

    • 对称加密:

      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如AES(高级加密标准)。

    • 非对称加密:

      使用一对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如RSA。

  • 应用场景:

    • 在传输过程中使用SSL/TLS等协议对数据进行加密。
    • 在存储时对硬盘或数据库进行全盘加密,如使用BitLocker或FileVault。
    • 对敏感文件进行单独加密,使用如7-Zip或WinRAR等工具。
  • 密钥管理:

    • 安全地存储和管理加密密钥,确保密钥不被泄露。

    • 定期更换密钥,增加破解难度。

      image-20241213112419833

3. 防病毒

  • 软件选择:
    • 选择信誉良好的杀毒软件,如McAfee、Norton、Avast等。
    • 确保杀毒软件始终更新到最新版本,以防御最新的病毒和恶意软件。
  • 安全习惯:
    • 不要打开来历不明的邮件附件或下载不明来源的软件。
    • 定期进行全盘扫描,以检测和清除可能存在的病毒。
    • 对于可疑文件,使用在线病毒扫描服务进行额外检查。

4. 防止物理损坏

  • 存储环境:
    • 保持存储设备的清洁,避免灰尘积聚。
    • 存储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湿度。
  • 物理保护:
    • 使用防震、防摔的保护壳或容器来存放移动存储设备。
    • 对于重要数据,可以考虑使用抗震动的硬盘架或RAID系统。
  • 操作注意事项:
    • 在移动存储设备时,确保设备已经正确弹出,避免直接拔出导致物理损坏。
    • 避免在存储设备工作时移动它们,以防磁头损坏。

image-20241213112437841

根据这些信息,小编建议:

对于不经常访问但需要长期保存的数据,可以考虑使用档案级光盘、LTO磁带或者外部硬盘进行备份;

而对于需要随时随地访问的数据,NAS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别忘了321备份的重要性。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揭开数据存储的面纱,为我们的数字生活打造一个坚不可摧的“保险箱”!

image-20241130072236118

image-20241130072359398

最近更新